<bdo id="a2uya"><blockquote id="a2uya"></blockquote></bdo>
  • <input id="a2uya"></input>
    <strong id="a2uya"><u id="a2uya"></u></strong>
  • <menu id="a2uya"><u id="a2uya"></u></menu>

    汛期來臨,記者探訪百里洲抗洪廣場傾聽新的水故事——水中央筑起新的“鋼鐵長城”

    2023-08-02 08:24 來源:三峽日報  編輯:羅丹燕  審核:肖雨琴

    7月27日18時,湖北省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。這是今年入汛以來我省第二次啟動四級應急響應。

   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。在水中央的百里洲,位于荊江首段。1998年,這里是全市、全省抗擊洪水的關鍵地段。汛期又至,本報記者和市水利專家上島,探訪新的水故事。

    7月26日,長江水如往日般靜靜地流淌。過了渡口,站在巍巍的大堤上放眼望去,堤內阡陌交通,往來種作。套著紙袋的梨子綴滿枝頭,玉米“站立”田間如同受閱的士兵,不時還有幾聲牛哞,更添了幾分生機。到了集鎮,各大快遞點門口熱火朝天,同行的人說:“現在百里洲砂梨的電商發展得可好了。”

    百里洲抗洪廣場,左鄰鎮政府,背靠長江,2001年7月建成。據介紹,全國以“98抗洪”為主題的廣場有兩座,這是其中之一。

    一座雕像矗立在廣場中央:高舉鐵錘的戰士和搬運石料的群眾,正在搶修大堤。拾級而上,觀摩那一行行刻文,不禁心潮澎湃。

    唐家洪,枝江市水利和湖泊局百里洲鎮堤壩管理段職工,干了38年水利,參加了“98抗洪”。“當時,站在堤上腳一伸就可以擺腳(洗腳)了。”他笑著說。烈日高懸,透過他的話語還能感受到當時火熱的戰斗。

    1998年,長江全流域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洪水。唐家洪告訴記者,1998年百里洲劉巷站水位達到海拔47.78米(第六次洪峰),是百里洲有史以來的最高水位,比1954年百里洲分洪時的最高水位高出0.49米,比解放后最高水位(1981年)高出0.42米。

    微風拂過,送來陣陣梨香。唐家洪指著刻文向我們娓娓道來,當年的驚心動魄在時間的撫摸之下慢慢變得平靜:屢戰火箭閘、巧戰白蟻洞、速戰楊家河、鏖戰酒路堤……一次次與洪水的斗爭生動詮釋了偉大的抗洪精神。

    站立在雕像前,抬眼就可看見奔涌的長江。黃金水道上輪船穿梭不停,洲與江、人與水,和諧共生的探索不舍晝夜。

    “三峽工程徹底改變了百里洲年年防大汛的宿命。”百里洲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胡繼松說,三峽大壩蓄水以來,百里洲劉巷站水位最高是2020年的45.6米,離1998年出現的歷史最高水位尚有2米之遙,三峽工程防洪功能盡顯。同時國家加大了堤防整治投入,枝江市上百里洲江堤整險加固工程、三峽后續相關河道整治工程等相繼上馬,全長74公里的圍堤加高加厚,在水中央筑起新的鋼鐵長城。

    如今,抗洪廣場已經成為當地的地標。遠近聞名的環百里洲自行車賽就在這里鳴槍。這里也成為水文化教育基地,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學生前來參觀。

    胡繼松介紹,盡管近年來的汛情有所緩和,但防汛工作沒有絲毫松懈。他說,百里洲鎮每一處堤防險段、閘、泵站都有責任人,每個村都組建了抗洪搶險突擊隊。因為地理環境特殊,他們還將島上所有的重型工程機械如挖掘機,一一登記造冊,“司機是誰、電話、住址明明白白,一旦有險情,確保隨叫隨到”。(記者 萬龍云 實習生 余笑然 通訊員 鄭家錄 鄭瑋)

    熱點專題
   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赲碰热_国产精品国语对白_国产高潮流白浆喷水在线观看_国产一级片免费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