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bdo id="a2uya"><blockquote id="a2uya"></blockquote></bdo>
  • <input id="a2uya"></input>
    <strong id="a2uya"><u id="a2uya"></u></strong>
  • <menu id="a2uya"><u id="a2uya"></u></menu>

    黨群連心站共繪基層治理“同心圓”

    2023-07-27 21:40 來源:三峽日報  編輯:周旺成  審核:金睿

    “縫個拉練鎖個邊,再也不用滿大街找裁縫店。”7月22日,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古潭小區“七彩黨群連心站”的便民縫紉角里,79歲的曾婆婆接過居民送來的一摞摞衣服,穿針、壓腳、鎖邊,手里忙個不停。

    古潭小區是2006年五峰建成的首個成建制的商品住宅小區,因建造時間久遠,服務規劃相對滯后,100多戶居民的日常訴求得不到有效解決。

    居民有呼聲,組織有回應。去年以來,借著“共同締造”的東風,在縣委組織部積極協調下,統籌縣衛健局、縣民政局、物業公司等包聯力量,整合資金7萬元將小區內百余平米的閑置房改造成了黨群連心站,并規劃了棋牌、書畫、母嬰、理發、縫紉等便民服務空間。“有了連心站,我們就有了‘陣地’,業余生活也豐富多了。”小區居民肖軍倍感欣慰。

    按照“三分建、七分管”原則,小區積極推行“一會一隊一中心”基層治理模式,由小區自治委員會、七彩志愿服務隊和黨群服務中心聯動發力,圍繞居民“急難愁盼”問題組織召開院子會30余場,截至目前,已為小區加裝電梯14部,新建停車位81個,水電升級166戶,增加充電樁15個,路燈12盞……一系列的改造讓老小區煥發出新活力,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直線上升。

    “我們聚焦黨群連心站這個軸心,通過組織進中心、黨員守中心、隊伍駐中心,讓居民自己想事、自己議事、自己干事、自己管事,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小區、大事不出網格。”橋河社區黨總支書記康甲介紹。

    黨群連心站作為小區(片區)的黨組織活動陣地,是服務黨員群眾的“紅色驛站”,更是小區居民開展聯動議事、休閑娛樂、交流學習等活動的重要場所。近年來,黨群連心站在五峰各個小區相繼落成。

    “以安幫農業服務社團為陣地,就地打造黨群連心站,實現資源利用和服務半徑的最大化。”在麻溪沖小區黨群連心站建設之初,縣人大代表、安幫農業服務社團負責人向安直鄭重表態。

    連心站建成后,向安直積極組織開展“沖民迎新春聯歡會”,帶頭發展社員32人,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1800余畝,大力推動麻溪沖生態茶園建設項目,建成2010米田間步道,惠及群眾121戶378人,在縮短黨群服務半徑的基礎上,讓服務觸角直達“尋常百姓家”。

    作為全縣當前建成面積最大的居民小區黨群連心站,御庭灣小區積極匯集社區黨總支、小區黨支部、業主委員會、物業公司和小區志愿者五方力量,形成“黨建引領+業主決策+物業管理+志愿服務”的工作機制,以居民訴求為導向,組建書畫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根藝盆景和旅游攝影等5個興趣小組,常態化開展童心向黨、非遺進社區、宣講進萬家、暑期公益課堂等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次,實現為民服務“零距離”。

    黨群連心站建設只是五峰深化共同締造、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的一個縮影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,在劃小城鄉基層治理單元,建好服務居民的前沿陣地的基礎上,通過積極整合13個社區大黨委和38個小區大支部力量,一體推進全縣49個小區(街區)黨群連心站建設,打造家門口、接地氣的為民服務平臺,真正打通基層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(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宋鈺杰 通訊員 黃青青)

    熱點專題
   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赲碰热_国产精品国语对白_国产高潮流白浆喷水在线观看_国产一级片免费观看